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艺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甘而可:漆器制作与中国匠人精神

编者按:

2016年7月30日上午9点,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等组织发起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共分为两个单元,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康辉主持。第一单元为领导致辞讲话及开题演讲,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致欢迎辞,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发布了智库报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国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分别发表了开题演讲。第二单元为主题研讨,与会专家围绕“大国国运与文艺复兴”、“传统文化与文艺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共200余名中国文艺界的权威专家学者、广大优秀文艺工作者共同出席了本次峰会。

中国文艺评论峰会简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于2016年7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本次峰会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等组织发起,得到了文艺主管部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等组织与单位的大力支持。峰会邀请有关领导人、广大优秀文艺工作者和相关人士等齐聚盛会,重点研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探索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力求为推进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甘而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漆艺艺术家

(此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漆艺艺术家甘而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上的发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断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器的国家,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萧山跨湖桥文化就已出现了工艺完备的木胎漆弓。

1978年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考古发掘出朱漆木碗,经科学鉴定,距今已七千年历史,漆器的发现与使用几乎和人类文明起源同步。漆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人类的重大发现。

漆器制作技法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秦汉的彩绘到唐代的螺钿镶嵌、金银平脱,从宋元的剔犀、剔红、戗金、发展到明清各种新的漆器制作工艺更是层出不穷,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也。

历史上留下的这些精美漆器大多是当时最优秀的漆器匠人耗费毕生精力精心制作而成,在这些优秀的漆工匠人当中,有元代张成、杨茂、明代黄成、周翥、清代卢葵生......近代沈绍安......他们都是中国漆器制作历史上的领军人物,正是有一批像他们一样的漆器巨匠开宗立派、立言、立德、立功,以他们的精湛技术、博大胸襟、影响和造就了一代一代漆器后来者,延续着中国漆器艺术文脉。

一、何谓中国匠人精神

匠人,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也是指有相当写作能力的人。这些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技艺或艺术境界,或者说已达到这种很高境界,但还是不知疲倦地继续往更高层次努力,以滴水穿石的毅力、耐心和坚持,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到极致,达到无限完美的境界。这是中国匠人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种追求真善美的信仰,一种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力量,这种精神可称为中国工匠精神。

任何艺术创作都是立意高尚、志存高远。“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漆器制作也应如此。优秀的匠人都是能静下心来,潜心创作,不计得失,耐得住寂寞,精心而专注地把作品做到极致,精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为中,故为其下。”在优秀的工匠身上可以看到敬业,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在“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永不自满,实现精神地自我的超越,到达真善美的艺术至高境界。

大凡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作品,都是有手艺、有品行、有思想、有天赋的优秀匠人完成,这些优秀作品能代表一个民族风格,一个时代风貌。从古至今大量的——精美漆器,正是由具备以上优秀品质的漆器匠人完成的。日本正仓院,至今还存了许多唐代漆器,虽已千年,完好如初,漆器制作之精美,格调之高雅,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历次考古发掘中发现秦汉至宋元漆器,这些漆器是我们祖先遗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

真正合格的匠人,从来都是对自己从事的那份工作怀有敬畏心,以修行的心态,一丝不苟,严谨的态度,以最高的工艺标准,完成作品的每一道工序,追求工艺的极致和艺术的完美,以致理想的最高境界。

匠人内心安静,心态平和,有宽阔的胸襟和良好的修为,温良恭让,与世无争。视手艺为生命,视客户为衣食父母,坚守手艺人的本分,千百年来,默默地为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无私奉献。

二、匠人精神如何指导漆器制作

曾几何时中国漆器风光不再,我们祖先发明创造的漆器制作工艺经过秦汉、唐宋、明清的发展高峰过后,进展缓慢,在制作技艺和世界影响力的层面上落后他人,被邻国取而代之。以致在当今西方学术界认为瓷器在中国,而漆器在日本,中国英语翻译过来叫(CHINA),日本国英语翻译过来叫(JAPAN)。当面对邻国漆器,对我们的超越,我们的曾经自豪哪儿去了,你会无语了,技不如人呐,漆器艺人心中的那份酸痛我能深深体会到、羞愧、羞辱、无奈......像刀一样,刺痛着我的心。痛定思痛、知耻不而勇,要找到那份本应属于我们的那份自尊心和自豪感,唯一的办法就是奋起直追、从我做起、沉下心来,排除外界一切干扰,潜心创作,踏踏实实从头做起,争取做出最好的漆器,奉献社会,为国争光,找回那份本该属于我们的荣誉。

于是我2000年关掉生意,从拾旧业,又回到漆器制作行业,当时立愿,要做就做最好的!说来容易,可做来很难,要想做好漆器并非易事,什么叫好?怎样做才好,好的标准在哪里,当时都没有参照,一片茫然。漆器制作过程中技术难关要一道道过,生漆过敏生理上的难关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实践过程中的一次次失败把当初的满腔热情击得粉碎,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做漆器的料。退缩或继续前进困扰着我,最终还是选择后者,不忘初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自己选择漆器制作这条路只能一直走下去,无怨无悔,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要想收获,必先付出,我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很明确,就是做出最好的漆器。只有做出真正的世界一流的好作品,自己心中才有底气,徽州漆器才有底气,当中国有一大批漆艺家能做出真正世界一流的漆器好作品的时候,中国才有底气。这时候才有民族自豪感,才能重新找到中国漆器大国的那份自豪和骄傲。

十几年如一日,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漆器创作中,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始终注重内心对漆器的艺术表达。

⑴传承正统徽州漆艺文脉

在漆器创作上我始终扎根于徽派漆艺传统,原料与工艺恪守天然大漆古法制作,探寻以精、雅为风貌的徽派漆艺继续深化发展的可能性,将徽州特色的犀皮漆、推光漆、漆砂砚及精细漆面纹饰推向新高度。

⑵重视时代性,坚持创新与精益求精的完美追求

以任何一种工序决不存在任何误差,完成的标准绝无任何工艺瑕疵的最高标准做起,精益求精,能人所不能,创造了徽派漆器技术层面的新高度。

⑶注重漆艺语言的原创性,力求每件作品都具有新奇的意味,保持传承文化中正儒雅的气息风格与追求。

在漆器创作上始终保持制作技艺和审美的高标准,坚持只做能传世的精品漆器,要传得下,立得住,为中国漆器发展做应有贡献。

创作的漆器作品大多被博物馆和藏家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图书馆藏有我的作品。与爱马仕中国品牌(上下)公司合作研发“当代设计”漆器作品,2014年、2015年,连续在佳士得拍卖全部成交。为中国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结合走向世界开了先河。

一个匠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整个匠人精神群体是伟大的,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前进的推动者,是人类历史文明的创造者,只有匠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中国匠人精神力量就形成伟大力量,中国匠人精神贡献就形成伟大贡献。

三、在市场化大潮中如何坚持匠人精神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我国国力昌盛、经济发展、政治、军事、科技各方面飞速发展,取得世界瞩目成绩。另一方面也存在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急功近利、精制滥造现象,在许多领域存在浮躁问题。

文艺创作不是工业化生产,只能出精品,作品要立得住,传的世。不能盲目做大,以量取胜,更不能粗制滥造、低级趣味、迎合市场、丑美不分。把人民群众艺术审美引向低俗还是引向高尚,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文艺工作者要对自己作品负责,建立作品问责制,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垃圾文化。给人民群众带来负面影响。

文艺工作者在市场化大潮中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名利诱惑,坚守道德底线,“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除了有专业素养外,还要有高尚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社会责任感。”

匠人,艺术家都是文化工作者,都在各自领域担负重任,匠人要以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充实自己,艺术家也要以匠人精神的严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在自己作品作完美表达。

“技近乎道,艺可通乎神”,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道,天地规律。(天地有规律,万物有道理)让我们文艺工作者都崇尚匠人精神,像“庖丁解牛”一样熟悉了解自己专业,对作品创作的每个细节把好关,每个步骤,每个效果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以极其敬业的工匠精神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为中国人民奉献精神食粮。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