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艺评论 >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 正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记《说瓷》作者范冬青

人民论坛网 上海讯 (赵毅)近日,《说瓷》一书在上海书展世纪馆B活动区举行签名售书活动,作者范冬青亲临《说瓷》签名售书活动现场,跟大家分享亲历的瓷器传奇故事。

说起古陶瓷,范冬青的话匣子打开了就阖不上,这是她大半生最为钟爱的事业,取名《说瓷》,再合适不过。要把古陶瓷的前世今生讲清楚,恐怕没人比她更合适,也更有热情。“为广大古瓷爱好者提供一个看得见的入门向导”,说起出书缘由,范冬青的话语实在。

1

《说瓷》的封面突破了同类图书的惯例,首创了“平面+”的出版新概念,特别制作了3D交互式全景图像,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720°无死角地赏析精美绝伦的封面,充分体现出“设计无底限”的美学追求。封面这件“鹿衔灵芝出香炉”是北京的一位民间收藏家的藏品,也是目前完整的传世汝窑中的孤品,不但是海内外首次出版公布,更是刷新了全世界现有汝窑存世品数目的记录。当初故宫博物院做图录时,仅录入了这件器物的炉盖部分。这次,它和《说瓷》一书同步面世,以完整的姿态惊艳现场。

此书历时近一年、反复打磨的,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也像是一个奇妙的缘分。31年前,正是上海人美社出版、范冬青所著的《汝窑的发现》,向世界宣告了沉寂千年的汝窑遗址重见天日。回忆当年情景,范冬青历历在目。那是1986年冬天,她和同事来到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据可靠线索,有人在这里发现了基本完整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11月下旬的豫中已是霜冻寒凛,上博考古人员行走在古陶瓷研究领域前辈们前来调查窑址时走过的土地上,像他们一样苦苦寻觅汝窑瓷器的遗踪。那些翻耕种植过冬小麦的田埂、垅沟,像一条条乌龙,灰蒙蒙的,逶迤曲折。偶见有几片被翻上来的瓷片,零零碎碎。多少年前,故宫博物院的古陶瓷研究专家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等,都曾来过这里。虽付出几番辛劳,但还是空手而归。只有叶喆民曾在这里捡到过一片疑似汝窑青瓷的残片,却因证据不足而使寻找汝窑遗址这项工作止步不前。“我也久寻未果接近绝望,但我提醒自己必须坚持再坚持,耐心再耐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了一片天青色的小瓷片,擦了擦上面的泥土,把瓷片翻过来,一枚细小支钉突现眼前,这不就是具有汝窑瓷器特征的‘芝麻钉’吗?我用照相机记录了地理特征:清凉寺庙,招呼一起来的同事,又捡了几片这类瓷片,连夜赶回上海。没想到汪庆正先生看了后说:‘这些瓷片还不足以证明窑址就在宝丰县清凉寺村,因为你们没找到窑具。’一个星期后,我与同事折回宝丰县清凉寺村。经过仔细寻找,终于在这片冰冻的土地上发现了支钉垫圈、火照等窑具,以及43片大大小小的汝窑青瓷残片。”第二年,随着《汝窑的发现》出版,这一石破天惊的成果为大众所知。

2

时间再往前推,上世纪60年代中,20岁的范冬青从部队复员被分配到上海博物馆陶瓷库房工作,每天上班就是零距离接触宣德、成化、康熙、乾隆,唐、宋、明、清以及各种窑口和造型的国宝级珍贵瓷品,每每都是看个底朝天才肯罢休。库房工作枯燥乏味,但范冬青却觉得“老鼠掉进米缸里了”。各个时代陶瓷器的造型、釉色、圈足的区别,份量的轻重,这些在鉴定中可以用到的最重要的方面和最细枝末节的关键点,她都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20世纪70年代中,上海博物馆成立陶瓷研究部,范冬青是创建者之一,并担任陶瓷研究部主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研究水平逐渐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范冬青移居美国,被聘为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华盛顿史密桑宁学会、弗利尔美术馆和马里兰大学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她把收藏在这些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陶瓷逐件进行甄别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让中国陶瓷文化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在美国居住的近16年时间里,她先后受聘任职于苏富比纽约和佳士得纽约两大拍卖行的中国艺术部顾问,专门从事中国古陶瓷鉴定,经手过的古董数以万计。2008年,从纽约退休回国后,又被聘为中国嘉德拍卖行上海办事处顾问,继续从事古陶瓷鉴定工作。在业内,像范冬青这样具有东、西方文物古董行业历练经验,又先后担任过国际三大知名拍卖行掌眼的中国人,实在少之又少。

本书以讲课手记为素材,运用朴实易懂的言语,记述了自唐代以来直至宋代,中国古陶瓷的窑口、特征及其鉴定要点,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书中融入了一个个小故事,都是范冬青女士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例如在“汝窑”篇章中,她生动讲述了自己作为汝窑窑址发现者之一发现汝窑窑址的全过程,是继1987年《汝窑的发现》一书出版后,时隔三十多年再次重现,很多细节为首次披露。本书是范冬青女士从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与鉴定五十多年来的工作心得,内容从传世实物到历史文献,再从考古资料到窑址发掘,帮助读者最有效地掌握中国古陶瓷鉴定的方法和收藏的基本知识。

书内还大量应用了各个窑口的典型实物图片,实物图片的真实展现,让人在赏析各个窑口器物的独特风格和特征的同时,仿佛置身于这些藏品的前世,和这些古陶瓷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当瓷器的胎体、釉色、开片、装饰手法一览无余,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也随之灵动起来。实物图片不仅激发了大家对古瓷的品鉴和收藏的兴趣,还帮助大家拥有了一双识宝鉴宝的慧眼。

本书由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馆员吕成龙作序。专业大牛亲自操刀推荐,使得此书在业界更具说服力。本书不仅得到了吕成龙的激赏,还引起了海外读者的关注。有位收藏家看到此书后,赞叹不止,力主把《说瓷》这本高颜值的图书推上美国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这是国内艺术类出版社的图书,首度登上这块夺人耳目的大屏幕。据范冬青老师介绍,《说瓷》是她系列丛书的首篇,今后还将出版续集。古陶瓷收藏与鉴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祝愿范老师再为传统文化传承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工夫   古人   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