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人民艺术家 > 正文

刘永学《江山物语》呈现生活质感与洞见

9月27日,由熬吧凤凰读书会举办的“刘永学《江山物语》新书首发及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李江、韩永文,湖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祖烜,湖南日报原总编董岳林,水运宪、何立伟、蔡测海、龚旭东、谢宗玉、王平、陈新文、奉荣梅、王涘海等著名作家、评论家出席并发言。

刘永学,笔名柳泉,中国作协会员,从事过知青、工人、文工团员、公务员等多种职业。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陆续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近300万字。著有散文随笔集《心灵的风景》、《寻找金玫瑰》、《天凉好个秋》、《江山物语》等。

刘永学《江山物语》新书首发及研讨会现场

《江山物语》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共收录作者散文作品百余篇,是一部有大爱、有悲悯、有情怀的文集,全书分为三辑。

第一辑“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状写生活与社会的喜怒哀乐、世道人心,有慷慨激越,有沉郁苍凉,让人击案,令人歌哭,启人反思。

第二辑“那些经典、那些形象、那些感悟”,呈现文学经典阅读的独到感受与洞见,有嬉笑怒骂,有浩然、怆然、愤然、怡然之气,让人茅塞顿开,令人回肠荡气,使人抚卷回味。

第三辑“那些地方、那些风物、那些情怀”,抒述行走见闻,展示江山人文发见,有物我双洽,有心之相契,让人共鸣,令人向往,发人深省。

刘永学《江山物语》散文集

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曾点评认为,刘永学的散文品格既有人世的真情厚重,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雍容大气,是赤子之心和士子修养的浑融和合。在刘永学的眼底笔端,有故乡烟云,有青葱往事,有对世事的洞察与调侃,有对传统文化的叩问与反思。最让人动容的,是弥漫于刘永学散文里的浓浓乡愁。刘永学散文里的乡愁不同于落魄游子对故乡的悲吟怅望,也不同于旧派文人乡愁里的矫情怀旧,而是有大格局、大气象,既亮烈又绵厚,是寻找个人生命与文化皈依的别样乡愁。

《江山物语》文集中的这些文章或启人反思,或引发共鸣,也引发与会专家学者的热议。

其中,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水运宪发言称,很喜欢作者在这本散文里所运用的语言,简洁又富有文学韵味。同时,很欣赏作者刻画人物时的不落痕迹。水运宪认为,作者写人物时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客观位置,值得肯定。作家就应该跳出条框,不凭借自己的爱恨去刻画人物。

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何立伟认为,作者将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写活了。写活的前提是描写真实存在的人和真正发生过的事,这本散文集里写的人物能让读者感到真实,有“生活的质感”。

《创作与评论》杂志总编王涘海评价称,《江山物语》虽然是一本散文,但用了小说的笔法,在内容和情节上,这本书的选材有传奇性,写作对象都是一些小人物,有一种明清小品的味道。这本书同时也有批判性,无形中有启蒙、教育、感化、引导的作用,读者会感受到作者这种不动声色的批判力量。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龚旭东认为,作者状写生活与社会的喜怒哀乐、世道人心,呈现文学经典阅读的独到感受与洞见,抒述的行走见闻,让人共鸣,启人深思。《江山物语》是一部充满酒意的文集,挥洒着生命的醉意、锐意、深意。

《江山物语》新书首发及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对刘永学先生勤奋为学、勤奋为文高度赞赏、充分肯定,对刘永学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其文章中的浩然之气、对其博览群书的阅读心得和独特见解、对其描写人物的妙趣横生击节赞赏,各位嘉宾还在现场分享了刘永学先生生活当中许多有趣的故事。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江山   质感   物语   生活   刘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