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在传承和弘扬中不断前进,始终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呈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印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激发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向前发展。
近几年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越来越热,积极传承着人文正能量。2018年,故宫在每日限流8万人次的情况下,全年共接待了超过1700万人次参观。国内各大博物馆的展览深受热捧、博物馆衍生品热卖,民间传承千百年的手工技艺受到重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家长乐于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元素甚至受到时尚界追捧,成为时尚新支点。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步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让古老而醇香的中华文化深深积淀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点燃延续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火。
作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历久而弥新,闪耀着恒久的思想光芒。其中,既有针对个体的修身之道,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式,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等;又有针对国家的为政之道,诸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能够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需要我们深入挖掘,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传承弘扬。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每一代人都要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作者系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