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艺评论 > 文艺理论 > 正文

【文化纵横】建构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

文化纵横

作者:陈方刘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者按:话语权决定主导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但我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因此,提高国际话语权成为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提升国际话语权上,中华文化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而且可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勇气和智慧。加大中国文化理念和思想的宣传,充分挖掘中国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影响力的基础工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但在话语权上“西强我弱”“资强社弱”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软实力与硬实力并不是平衡发展的,国际话语权的构建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表达中国特色,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策略意义,这也体现了内宣与外宣应有所区别。

打破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掌控的话语霸权,不仅要对其掌控的话语体系进行解构,还要善于提炼出标识性概念,尤其要建构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引导国际社会研究和讨论。如果说把“姓社姓资”的生硬意识形态对立还原或者转化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化问题是“破”,那么建构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就是“立”,这是争夺国际话语权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构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话语之后,还要努力向国际社会阐释,否则会出现“说了也传不开”的尴尬局面。

第一,建构并阐释富有中国传统天下观底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根据“天圆地方”的古老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上把中原看作中心,东西南北人迹所至都视为“天下”的范围,这是一个中心相对清楚,而边界却相对模糊的“其大无外”的概念。《尚书》理解当时的天下包括“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因此,“天下”在古代也被称为“四海”。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和理念出发,中国人把“平天下”理解为“明明德”,很早就形成了“天下一家”的理念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孔子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老子主张“以天下观天下”,《礼记·礼运》提出:“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传统天下观是儒家仁爱思想的重要体现,具有神圣性和超越性,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众多理念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天下观,并且倡议“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当前阐释中国传统天下观,还有利于说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理念和举措与世界上有的国家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众所周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本着“天下一家”的理念,“以天下观天下”,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疫情防控和治疗经验,并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天下观的特点和优点。

第二,建构并阐释富有中国义利观底蕴的中国利益观。一个国家的话语能否被国际社会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话语是否具有道义性,而话语的道义性集中体现为国家利益观,因此,讲清中国利益观所蕴含的中国义利观是提高国际话语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华民族历来认为,当“利”与“义”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是“义”而不是“利”。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道义也因此对人生具有超越性意义。在中国历史上,“见利忘义”的人历来被人所不耻。2014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在合作中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第三,建构并阐释富有中国文明观底蕴的中国和平外交方针。郑永年认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难点在于如何让中国能够被世界尤其是西方所接受,如何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的崛起是对这个世界有利的。”因此,我们需要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文明观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实现“和而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不仅没有导致“文明的冲突”,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明自身也通过对域外文化的吸收而变得更加博大精深。例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没有发生西方人所说的“文明的冲突”,而是融入中华文明里面。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观所主张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就能够化解可能出现的“文明的冲突”。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文化纵横   中国话语权   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