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评论 > 正文

湖南保靖黄金茶“一两黄金一两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在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湖南保靖黄金茶,作为中国茶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一两黄金一两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保靖黄金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明嘉靖年间,湖广贵州都御史陆杰巡视兵防,途经保靖鲁旗(今保靖县葫芦镇一带)深山密林时,随行中有多人感染瘴气,不能行走,幸得苗族阿婆相助,服用百年老茶汤后,瘴气立愈。陆杰欣喜之余,赐与阿婆黄金一锭,并将此茶列为贡品,“一两黄金一两茶”的美名由此传开。这一传说,不仅为保靖黄金茶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更见证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地位。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保靖黄金茶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风味与品质,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湖南保靖黄金茶,生长于湘西保靖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土壤中的富硒带、植物群落中的亚麻酸带、微生物发酵带”三带交汇的核心地带,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黄金茶“四高四绝”的特质——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高,香气浓郁、汤色翠绿、入口清爽、回味甘醇。每一杯保靖黄金茶,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晶。传承时间价值不朽的记忆。保靖黄金茶则承载着湘西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当地苗族群众拥有数百年的制茶、饮茶传统,古茶园中至今仍保存着数千棵明清时期的古茶树,其中一株“茶树王”树龄已达400多年,被人爱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这些古茶树不仅是黄金茶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制茶过程中,苗族人民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融入每一片茶叶之中。这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使得保靖黄金茶不仅具有物质层面的价值,更成为了一种精神符号,凝聚着民族的情感与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还多次“以茶论道”,阐释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妙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新时代,保靖黄金茶不断创新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加大当地政府对黄金茶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扩大种植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了“公司+茶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茶农”的发展模式,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另一方面,注重科技赋能,强化科研团队对黄金茶进行技术改良,引入先进的种植与制茶技术,不断提升茶叶品质。此外,借助互联网与电商平台,让保靖黄金茶走出深山,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有机会品尝到来自湘西的美味佳茗,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湖南保靖黄金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保靖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千年瑰宝,让保靖黄金茶的茶香飘溢四海,让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作者:刘兴)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