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化中国 > 正文

菩萨,菩萨——《红楼梦》人物之宝钗

此前听得人说,黛玉似仙子,宝钗似菩萨。我闻之豁然开朗。总有人觉得黛玉性灵高洁,若出尘仙子,便把通达世事的宝钗贬作心机世俗之辈。这是极大的不公平,是误读了宝钗。

宝钗俗吗?不。第四十回贾母与众人游园,一窥众人居所,但见探春住处阔朗,黛玉住处灵巧幽静,惟宝钗居所,如一雪洞,干干净净,无女儿气。就好像繁花漫地,突然遇见满原荒雪,使众人不禁心生萧瑟,直觉上产生恐慌。她在戏园子里,察言观色迎合贾母,无论热闹戏文、甜软点心,几乎无微不至、体贴至极;此时贾母皱眉,她却不分辩一句,亦不因众人到来而将自己的屋子刻意修饰。她执意给自己留出一方自在空间。“戏园子”与“居所”这两事的反差,恰证明了宝钗的行事与宝钗的内心:为人处事,不计较,不生事,温厚和平;内心却尤其丰富,因洞察世事,看破世故,而使性子比较清冷,遂冷眼旁观许多人和事。她看破世故,知道如何顺应世故,但她骨子里绝非一个俗人。

“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是至情至性的女人,宝钗去修饰、天然美丽,性格疏离高远、通透冰冷,是“士”,性别属性从居所与外形打扮上看,都是界限模糊的。像宝玉这样的男儿,对“寂寞林”是温言软语的怜爱呵护;对“晶莹雪”,是敬。宝钗悟性太高,在《红楼梦》中常常有“局外人”之感。她小时候看熟了西厢,明白那些情深意长,自己却始终未敢动心。她可能喜欢宝玉,但我以为她嫁宝玉之心并不热烈,是父母之命;她不会因为宝玉不爱她而太伤心,外人看着或许有些惨,而她没有期待,心底有情却每每克制,终于事事波澜不惊,把自己的命运、他人的命运都看淡。

冷香丸。“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别离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无一切无不可冷者。”热毒的譬喻,是天性中的欲望。服冷香丸,是强调克制天性中的欲望。宝钗不是彻底无情,彻底无情的,不可能动人。一朵牡丹,僵立时并不美,最美的是在风中微微摇曳,却端立自持之时。宝钗形象中那种丰富的层次,是端方动人之处。无情、冷情,均是这般姿态。

那句“好风凭借力”,若把青云之高解读为宫中官府,是鸱观鹓鶵,不是宝钗心胸。她的青云,是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垂翼若九天之云。摆脱身为人的局限,翱翔于青天四宇,是她的至高幻想。

修行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终日里悲天悯人。博识是因为悟性,博识误人,乃悟性误人也。

(写于2017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宝钗   菩萨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