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评论 > 正文

陕西渭南秦腔:坚定文化自信 让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绚烂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价值观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新时代,我们更应高度重视戏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在加快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图片5

渭南秦腔《游龟山》人物剧照

重视戏曲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必然要求。戏曲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汇聚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从古老的秦腔、昆曲,到各地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每一种剧种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其中,秦腔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展现了黄土高原的雄浑豪迈;越剧以其温婉细腻的表演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

图片6

渭南秦腔《游龟山》剧照

戏曲艺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能够让后人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汲取先辈们的智慧和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陕西渭南作为全国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秦腔、阿宫腔、老腔等多个戏曲剧种在这里生根发芽、蓬勃发展。今年,渭南市秦腔剧团携肖派传人及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的《游龟山》再次晋京,这跨越时空的接力,正是对戏曲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让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WechatIMG23

1952年肖若兰、余巧云联袂晋京演出《游龟山》曲目单

发挥戏曲艺术在加快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加强戏曲艺术的普及推广,通过戏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喜爱戏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渭南市秦腔剧团团长代九奎说道。戏曲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应始终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愿望。要深入挖掘现实题材,创作出更多展现当代人民奋斗精神、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的优秀戏曲作品,让戏曲艺术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推动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在坚守戏曲艺术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表现形式,不断探索新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对戏曲艺术进行创新和突破,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要积极将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作出跨界融合的新型戏曲作品,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对戏曲经典剧目进行录制、保存和传播,打造线上戏曲平台,拓展戏曲艺术的传播渠道。

图片7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戏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地发挥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艺术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中的独特作用。坚定文化自信,重视戏曲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发挥戏曲艺术在加快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上,要奋力守护好这一民族文化瑰宝,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任能旺)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