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新时期(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至今)
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新要求:发出中国声音 体现中国气派
如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一步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里程碑。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发了社会主义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一系列有关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划定了遵循、标示了航向。一项项政策纷纷落地,为繁荣发展中国文艺鼓舞士气、谋定全局。一年多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从顶层设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垒基砌阶、立柱支梁;《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公布,聚焦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精准发力;《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遵循。各项政策集中发力,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文艺界呈现了崭新气象。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现在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文艺理论上的蓝本和雏形,它已成为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路标与指针。
附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简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习近平文艺思想研讨会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将于2016年7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本次峰会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国家治理周刊、人民论坛网等组织发起,得到了文艺主管部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等组织与单位的大力支持。届时,峰会将邀请有关领导人、广大优秀文艺工作者和相关人士等齐聚盛会,重点研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探索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力求为推进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刘让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