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 正文

文武兼修的老舍你熟悉吗?(2)

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个高峰期

济南故居:济南市历下区南新街58号

1930年,老舍应聘到纪念齐鲁大学任教,住在齐鲁大学办公楼(现为山东医科大学办公楼) 。老舍先生虽然在济南生活工作了只有四年有余的时光,却在其文学创作上出现了一个高峰期,奠定了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从老舍写《大明湖》到《济南的冬天》等作品中感受得到,老舍自从走进济南这块土地,就深爱上了这座城。

《骆驼祥子》诞生地

青岛故居:青岛市南区黄县路12号

1934年,老舍受聘于山东大学,来到青岛直至1937年离开。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经典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老舍一生创作的巅峰时期

重庆故居:重庆市北碚区天生新村63号附32号

1938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老舍被推选为总务组组长。随后,老舍随“抗敌文协”西迁重庆。老舍先后在这里寓居6年,创作了著名的《四世同堂》等抗战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曲艺、诗词和回忆录各种作品数百篇,近两百万字。在北碚的三年半时间,成为了老舍一生创作的巅峰时期。

二、文武兼备 刚柔并济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老舍

人们熟知老舍在文学上的成就,但鲜少人知生活中的老舍又有哪些雅趣。

刀枪剑戟运用自如

老舍家境贫寒,自幼身体不壮,22岁那年,一场大病险些丧命。病好之后,他想起了锻炼身体,从此就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身为文坛巨擘的老舍,优雅却不文弱,有侠气。他在青岛居住时,每日晨起练武,风雨无阻。在青岛的寓中也摆放着武林人常用的兵器,刀枪剑戟皆可运用自如。早年甚至还编写了一本《舞剑图》,成为他的第一部作品。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老舍   故居   文学大师   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