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联主席金一波主持开幕式
(人民论坛网上海讯 赵毅)11月16日,“花非花·画非画”——陈浩水墨作品展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揭幕。绍兴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席金一波担任展览开幕主持,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沈赤、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主任赵毅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越先生代表来宾发言。几位从绍兴的文化渊源谈到陈浩先生的艺术造诣和这次创作上的转型,并对陈浩先生本次来沪展览表示感谢附美好祝愿,来自京、浙、沪三地文化界人士出席了本次展览。
吴昌硕纪念馆馆长吴越先生致辞
陈浩五九年生人,在中原丰厚的文化遗产中成长,自幼学画,接受系统的油画训练,后转学沪上,拜陈逸飞先生门下,坚持西画创作几十年。虽然采用西式的绘画语言创作,但画家内心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纯净挚爱。在西方文化大规模进入,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当下,更多艺术家选择现代的、甚至后现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对世界的理解。而陈浩,对这种一哄而上的热闹保持着审慎的关注。
陈浩院长接受新华网记者现场采访
陈浩对中国文化、绘画有系统研究,尝试用新的立足点审视中国文化。本世纪初,陈浩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理论专著《中国绘画文化观》。这是他对绘画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系统化梳理。在本次水墨实践创作上,他用传统笔墨和国画形式,同时融入西画要素,在画面经营方面结合了西方绘画的构成因素。特别是意象系列作品,以中国传统水墨形式,承载用笔、墨色层次,能够看到西方表现性绘画的特色。正是这次油画到中国画的转向尝试,让他在水墨之间,寻得另一番天地,近则在繁杂的琐事中暂时脱身,觅得心之田园;远则在水墨中尝试开创个人对古典文化的现代延续。冬来夏往,不觉半载已过,积累了作品含人物、山水、花鸟、墨象凡百余件。送昌硕美术馆“花非花·画非画”水墨展作品七十余幅。人物每取老子出关、米芾拜石、东山携伎等历史人物,释迦、观音、达摩亦在其间,偶有闲情,则以踏雪寻梅之高士、飘逸出尘之仕女寄托;山水系列,多取江山辽阔、空山无人、寒林静寂、边关萧瑟,不着一字而秋意甚浓;墨之众象,大开大阖、虚无缥缈,意在言外。陈浩谦称本次展览选送的作品较少技艺的锤炼,只是个人情谊的表达,所以不敢以“国画”自居,故画展名曰“画非画”。但如果不是情之所至、笔墨随心,又何来艺术之谓?在这些水墨之间,我们不能完全忘记陈浩在油画创作中的影子:对色彩感知的精微,对线条恰如其分的把控。但在技法和心性上,又着实有显著的升飞,用墨的精微濡染,超越了油彩的厚重和富丽,追求轻细平凉、自然清冷。这次展览的作品,是陈浩暂时抛开了多年油画创作的经验,对水墨进行的一次革新性探索。他性远俗尘,于心学有天然的倾向,与绝大多数画家判若两类。细看他的笔墨,总有玩赏之处,琢磨他的色与画,阴雅微妙;整看他的纸中布局,少即多,空即有,点到为止,无中生有;窥探他的内容,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局部精细,又胜在大局。
人民大学教授陈炯参观画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