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资讯 > 正文

藏书为富 爱字不贫——艺品万家为客户量身打造书房(2)

书房,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中国书房文化最早萌发于哪个时代,已无从考证。但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显现。湖北秭归县响鼓泉旁的一个山洞,便是屈原的书房,别看简陋,却留下了《离骚》《天问》等千古绝唱。而四川的“长卿石室”,则是司马相如的书房,不但见证了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留下了《子虚赋》《美人赋》等旷世名篇;诸葛亮的“茅庐”,不但诠释了诸葛亮的上等智慧,还造就了蜀国鞠躬尽瘁的一代贤相。及至唐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点燃了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希望,书斋便成了读书人为前程打拼的修身场所。即便名落孙山或报国无门,他们依然满怀热血,激情澎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仕途得意时,在书房挥毫泼墨,一抒胸臆;官场失意时,便独处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杜甫身居“茅屋”,照样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不朽之作。而刘禹锡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篇《陋室铭》,振聋发聩,荡气回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是将书房进行了准确的诠释。

到明清时期,可以说,书房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大量文人雅士不惜斥重金打造“书香门第”。他们不仅追求藏书的数量和规模,还十分看中书斋的内涵,文物、古籍、字画等必不可少。事实上,这时的书房,已不仅仅是读书写字的地方了,它俨然就成了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3

博宝艺品万家签约艺术家李小成为书房特制的作品

4

博宝艺品万家签约艺术家郭栋梁为书房特制的作品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博宝艺术网   书房   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