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评论 > 正文

听习近平讲述文艺心路:我的文学情缘(4)

文艺作品要有质量、有特色

文艺创作要在多样化、有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存在一种“羊群效应”,这边搞个征婚节目,所有的地方都在搞谈恋爱、找对象的节目。看着有几十个台,但换来换去都是大同小异,感觉有点江郎才尽了。还是要搞点有质量、有特色的东西。我们有很多历史题材可以拍,不要都是凄凄惨惨的,老是说甲午战争我们被打得一塌糊涂,冯子材镇南关大捷、戚继光抗倭,这些都可以拍一拍。要开拓思路,除了戚继光、冯子材,还有其他人物和故事。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讲好故事?故事本来都是很好的,有的变成文艺作品以后,却失去了生命力。《智取威虎山》拍得还有点意思,手法变换了,年轻人爱看,特别是把现实的青年人和当时的青年人对比,讲“我奶奶的故事”,这种联系的方法是好的。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好的故事,可以演得非常鲜活,也会有票房。像《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沙家浜》等,不要用“三突出”的方法拍,而是用贴近现实的、更加戏剧性的方法拍,把元素搞得活泼一点,都能拍得很精彩。

独家|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都需要广大青年去了解、去认识、去把握、去解决。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常思能力之不足,常怀本领之恐慌,常找学习之差距,在实践的大舞台上,艰苦求索,奋斗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文章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尧]
标签: 习近平   自述   文艺座谈会   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