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评论 > 正文

母亲河 父亲山(2)

——踏访资江南源猫儿山

只有资江,向北流入资源县,83公里后流入湖南新宁县,成为长江水系的支流。资江的名称让我不解,广西境内就叫资江,进入新宁后却改名叫夫夷江,到邵阳县双江口与赧水汇合后才恢复原名。这里肯定有许多历史文化需要考究。

我的思绪回到眼前,我疑问,在这么高的高山山腰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地质状况?追问导游,以为他一个司机兼导游,回答不了这样专业的科学问题。谁知他真还读过一些关于猫儿山的科研书籍。见我感兴趣,像是碰到知音,立即来了热情,兴奋地娓娓道来——

我们所在的方位处于猫儿山黄角田地帶,这里的地质构造非常特殊,是一个巨大的立椎形泥炭沉积体,泥炭中含水容积高达60%。形象地说,老天爷在猫儿山海拔1800米处建了一个立椎形的储水池。专家们测算,这个储水池的年蓄水量有4亿立方米,即使是秋冬枯水期,蓄水量也超过90万立方米,从不会干涸。

猫儿山成为“三江源”,光靠泥炭结构的“储水池”恐怕不够吧,水从哪里补充?我继续发问,导游继续回答。

这里之所以能成为“三江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侯条件。猫儿山山体巨大,仅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就有17008公顷。而且,它不象其他山体那样孤峰独立,它的山势犹如在东南方向俯臥的巨猫,即使海拔1800米以上,仍有很大的积雨面积。

每到夏季,来自北部湾的暖湿气流一路北上,被猫儿山地区的山脉阻隔而不断爬升,爬升到一定高度,暖湿气流就会降温,降雨条件具备,形成地形雨。有的时候,北部湾北上的暖湿汽流,也会与沿着湘桂走廊南下的冷空气相遇而碰撞,形成锋面雨。猫儿山山高而且雨量充沛,给泥炭结构的山体源源不断地提供水的来源。加之猫儿山植被优良,林木繁茂,涵养水的能力很强,必然会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大巴车继续前行,在海拔2000米的“猫儿山科研接待中心”(实为酒店)前停下,游客们被告知自由参观。登顶的垂直高度不到150米,但路程还有2公里。也许是临近春节,登顶的游客稀稀寥寥。山顶的左边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广播差转台,右边是一块书有”华南之巅“字样的巨石。

年逾古稀的我,带着“山高人为峰”的激情攀援而上。站在巨石上极目远眺,只见群峰逶迤 ,气势磅礴,充滿着“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云海翻湧,天地苍茫,享受到“江山如画”的意韵。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嵋山之秀,猫儿山兼而有之。真是个登高观光的好去处。

也许是攀登过的名山太多,下山后,登顶的感受留存淡然,对山腰上资江源的感悟却挥之不去 :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母亲河,父亲山,大自然的恩赐,值得我们敬畏和感恩。

 

(附)诗歌:


临江仙·探源资水牧乡愁

文/周玉清

资水倾波多少里?

泽濡沃野千畴。

猫山直下洞庭洲。

磅礴留倩影,

湖海竞风流。

长恨自身非我有,

中年北上幽州。

红墙烟柳几十秋。

万般皆过眼,

唯剩牧乡愁。

 

2017年2月25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邵阳   猫儿山   资江   母亲河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