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理论 > 正文

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新文艺群体

网络作家成为新文艺群体的重要代表。资料图片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出的重要论断。

现实为习总书记的论断提供了生动注脚。以网络文学为例,从1998年“痞子蔡”在网上发表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仅仅20年时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突破3.35亿,在文学网站注册的作者人数已超过200万。网络文学是我国新文艺形态的一个缩影。新的文艺形态,必然催生出新的文艺工作者、新的文艺群体和新的文艺组织。这些新的文艺工作者——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也许发展得还不成熟,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因此,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1.文艺“四新”,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力量

我国新文艺群体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他们与传统文艺群体的区别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活跃在广袤的社会空间中,以自身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服务,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以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和新文艺个体工作者(简称文艺“四新”)来界定当下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新情况、新形态。

新文艺组织是指在民政或工商部门注册的以民办非营利文化社团、民营文化企业、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形式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和服务的组织。比如,南京“硬腿子”公司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专注民间曲艺传播;江苏汤山油画公社将油画与瓷刻结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新文艺群体是以签约文艺家、独立制片人、音乐制作人、独立演员、文创艺术设计者、非遗传承人等身份示人,并通过举办文艺沙龙、读书会、国学班、传习所、茶艺社、琴画苑等形式聚集起来的一种文艺群体。他们既志同道合,又具有独立个性,形成了开放的文艺创作态势,展示出别样的创作样式及活力。比如,以“唐家三少”为代表的网络作家,这些年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新文艺群体的典型代表。

新文艺聚落是指具有集聚性、交融性、园区性、产业性的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及文化艺术活动的实体空间组织。相较于新文艺组织,新文艺聚落规模更大,资本运作能力更强,更多地表现为“文艺+互联网”“文艺+科技”“文艺+信息”“文艺+传媒”“文艺+旅游”“文艺+体育”“文艺+非遗”等由文艺衍生出的新业态。比如,四川的蓝顶艺术创意区、锦里宽窄巷子民间工艺旅游综合体等,具有市场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不断优化着文化内容的供给生产和服务,是新文艺聚落的典型代表。

新文艺个体工作者主要指在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较丰富的文艺创作成果的个人,包括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自由策展人、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文艺个体工作者虽然不是“组织”,但他们往往并非孤立活动,而是生存在社会文艺系统之中,在保持个体创作独立性的同时,还通过新的传播方式与社会对接。比如,四川音乐人陈川,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的收集、发掘、整理工作,二十多年来,通过市场运作,不要国家分文,却培养了大批民族歌手,这样的新文艺个体工作者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新文艺聚落、新文艺个体工作者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接地气、懂市场、有活力。他们犹如文艺大树的根须,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空间,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新文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