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评论 > 正文

还原历史 观照当下(2)

重大历史题材的创新之作

作者:赵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 )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是一部长征题材作品,也是一部贵州视角的长征题材电视剧。在题材开掘上,这是与此前长征题材电视剧都不一样的新创作,是一次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

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是一次转折之会。在这次会议上,遵义也赢得“转折之城”的美誉,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以转折之城为核心叙事空间,上至通道会议,下至会理会议,追忆了遵义会议的来龙去脉。作品不仅将中国革命从步履蹒跚到脚踏实地一步步讲得清清楚楚,而且包含着创作团队对乡土的满满自豪感。《伟大的转折》深挖了贵州这个在长征过程中,在中国革命史中独特的地域形象。

在《伟大的转折》中,创作者没有把叙事全部放在中央红军系统内,而是分散到农民、青年学生、我党干部的形象,逐步凝结到黔北游击队和贵州工委周围,表达了对贵州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长征精神不朽,贵州脚步向前。《伟大的转折》在红色资源的开掘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胜利上做出了精彩的表述。

文艺创作需要长征精神

作者: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伟大的转折》表现的不仅是历史层面的史实,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当中走向成熟的一场思想路线的伟大转折。所以从这一点上,我高度地肯定这部作品。对于历史题材的创作,我们要坚持努力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从历史中获取营养。历史也是一种生活,对这个生活最起码的要求是熟悉,再高一点的要求,是要把这段历史经过积淀,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重新加以认识,要有新的发现。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推出《伟大的转折》这部作品,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如果说当年没有形成以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中国革命不可能从一次次的胜利走向下一次胜利。现实意义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一部分,长征精神为什么伟大?初心是什么?这部作品都形象地告诉了我们。

我去过拍摄现场,那天细雨蒙蒙,全体演职员在泥泞地中穿着草鞋,这就是还原历史。对于伟大的转折这段历史生活,我们创作者要做到入身、入心、入情,还要有独到的思考。这部作品追求了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精神高度表现在对毛泽东精神境界的把握上;文化内涵则是浸润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影响,充满了独立自主的意识。

我们不断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这关系着国运兴衰,关系着国家的文化安全,关系着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这些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而这个创作集体带出了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以长征精神来拍长征的好作风,这也是我们应该在电视剧创作中大力倡导的东西。我相信这部作品会在电视剧史上留下它的位置,会为我们研究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宣传经验。

把红色基因发扬光大

作者:胡恩 (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伟大的转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错误走向正确的伟大转折和辉煌的历史进程。

从这部剧的成功中,不难看出它的特点所在,《伟大的转折》全景式地艺术再现了红军在长征路上面对敌强我弱的极端困难和异常复杂的战争环境下,始终不渝坚守崇高的革命信仰和理想,最终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从失败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画卷。其次,剧中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很成功,对人物性格的特点表现比较到位,在尊重历史史实基础上进行较好的艺术加工。最后,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拍摄严肃认真,演员表演认真,道具服装到位,拍摄制作精心,大场面彰显恢宏气势,小场景注重细节刻画,演职人员大量行走于山野林间,不辞劳苦参与表演和拍摄,为该剧的成功增添了光彩。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所展示的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和红色基因需要不断地传承发扬光大,它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精神丰碑。

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

作者:李树声(《中国艺术报》原总编辑 )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可还记得清?红军书写在长征路上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选择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从湘江战役后的遵义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转战黔、滇、川等5个月的时间。这5个月是中国革命由黑暗到光明、由死到生、由失败到胜利的时间,是中国共产党由共产国际第五十七支部领导到确立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时间。应当说,这也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事求是的真理,坚持独立自主、尊重国情,成功实现战略转移,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和起点。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战胜邪恶所表现的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不够精致、特型演员的形似与神似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长征渐行渐远,但艺术创作的长征则任重道远。

揭示党和红军胜利的历史必然

作者:李跃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是近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一部上乘之作。红军长征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选取遵义会议前后这样一个历史片断加以表现,在创作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对于这段历史,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描写,很难写出新意。但主创团队另辟蹊径,由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关键时期、一场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写出了一种伟大精神,写出了党和红军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从而实现了对中国革命史资源的一次创新性开掘。

一部作品能否取得成功,艺术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由于本身的特殊性,更为重视史实的真实与史料的严谨,虚构的空间相对较小,这部作品的主创团队善于用历史本身的戏剧性来讲述故事,将历史进程本身所具有的史诗性通过复杂多变的情节、场景和主人公的具体选择体现出来,同时用战争的残酷、敌我力量对比带来的巨大压迫感强化戏剧性,挖掘主人公身上荡气回肠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转折》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把历史精神潜藏在历史细节和人格魅力之中。它也生动地证明,历史的魅力在于它的复杂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信仰可以成为历史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5日 16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尧(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