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更好的电视剧献给观众
北京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李春良
这些年来,北京电视台坚持“首善媒体、大美品质”战略定位,把它贯穿到影视剧选购播出工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大戏看北京”的口号。我们选好剧、购好剧、播好剧,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系列大题材、大格局、大制作的优秀电视剧。北京台播出的《亮剑》《金婚》《士兵突击》《潜伏》《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一大批电视剧家喻户晓,多次斩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台播出的《老有所依》《北平无战事》《平凡的世界》《琅琊榜》等优秀剧目,今年播出的《外科风云》《深海利剑》等,都取得不俗表现,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明确选剧标准,坚守文化品格。作为首都主流媒体,北京电视台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也是重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承担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责任,在全国发挥着示范作用。在如此重要的媒体平台播出电视剧,必须坚持首善标准、最高标准。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在电视剧选购方面逐步明确了这样几条标准:一是所选作品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在选剧中,始终坚持把作品是否真正以人民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否真正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作为最核心的要素来评判。二是坚持重视收视但不唯收视,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社会效益不佳的作品,收视率再高、广告收入再多,我们也坚持不考虑。三是高度关注现实题材,坚持把有情怀、有温度的现实主义作品作为首选,我们把它叫做“温暖的现实主义”。近年来,仙侠玄幻架空题材走红,IP概念被大肆炒作。但我们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风格,坚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坚信精品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中。四是必须符合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定位,符合首都文化品位,符合首都主流媒体气质,重点选择大气厚重、有格局的作品,充分彰显首都的气质底蕴。
聚焦剧目品质,做到精挑细选。目前,我国生产的电视剧每年多达几百部、一万多集,要从众多的电视剧中把精品选出来,不仅要有选剧标准,更要善于把选剧标准用到精挑细选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前端介入、过程跟踪。从选题策划阶段就开始密切跟进项目,当关注大IP、关注演员阵容盛行之时,我们在研读剧本,在关注故事是否打动人心、创作是否认真严谨、制作是否精良。这样的介入,不仅让我们具有了独到的选剧眼光,也使得一批最初不被看好的沧海遗珠大放光芒。二是深入研判测评。一方面,我们要求购剧人员做到心怀观众、研究观众、尊重观众、引领观众;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观众测评体系,定期举办观众研讨会,把观众的观剧心理、审美取向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有效对接起来。这种对作品负责、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不仅保证了选购播出剧目的品质,也获得了业界普遍好评。
适应发展形势,推进工作创新。面对当前影视剧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北京电视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推动电视剧选购投播工作创新。一是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今年北京卫视黄金剧场正式更名为品质剧场,把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作品囊括其中,提升了卫视剧场的包容度。二是重要节点提前布局,比如,在纪念长征胜利、迎接党的十九大等重要节点,我们提前一年进行精心策划,确保作品高质量。三是加大宣推力度。坚持用巧思使巧劲,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户外广告、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加强观众互动,推介我台影视剧。四是尝试电视剧制作。逐步把工作向产业链前端延伸,通过参投、自制等方式,努力推出既符合北京电视台风格调性、又具市场潜力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