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门刚刚打开
雷佳(饰刘麻子)
雷佳: 表演你只能自己去悟
如果说第二代演员是有准备的接班,那么第三代则是毫无防备地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因为演出档期与《喜剧的忧伤》重叠,何冰分身乏术。于是,曾在人艺班底出演的电视剧《传奇大掌柜》中有出色表现的雷佳被何冰提名接班。之前虽然已经在《茶馆》中跑群众,但雷佳想都没想过自己能演上刘麻子。作为《茶馆》主要角色中目前唯一由第三代演员挑梁者,雷佳似乎比第二代演员幸运得多,几乎从一登台就得到了认可。
我反复看英若诚先生那版的录像,借鉴调度、语调。第一天上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演下来的,当时满脑子想的就是调度别错,别忘词,千万不能耽误艺术家们的戏。至于别的,来不及想那么多,先完成别出错。观众的先入为主无法回避,这是超出戏剧的部分,但质疑也是戏剧的一部分。
我发现表演上别人帮不了你,只能自己去悟。如果说第一幕我还在学、在模仿,那么到了第三幕几乎就是自己的了。我一直觉得,是大小刘麻子共同完成了老舍先生笔下一个立体的文学形象,所以角色的空间是有的,就看自己怎么去找。
演到现在,我不横向比,我就纵向和自己比:我从第一天起就没有以谁为标准,而是回到文学本身。与其盲目地描摹子不如回到文本,演一个我理解的人物。我清楚地知道有那么一个高度,但我现在还达不到,需要时间。我还站在门外,门刚刚打开。我也能感觉到自己每年都在成长,从熟练到化在舞台上再到自我表达,我希望做到的是享受这个舞台。
闫锐(饰说书人)
闫锐: 我们还只能是去扮演
因为饰演庞太监的严燕生退休,从小坐科的闫锐成了这个角色的不二选择。从2012年院庆60周年演出开始,他除了原本的巡警和唱戏的茶客,又多了庞太监和说书人邹福远两个角色,名副其实的一赶四,那一年他才30岁。同所有演员一样,闫锐开始时也是从模仿进入,但在院庆大会上,得到了朱旭老师的褒奖:“演得不错。”
其实小时候学戏就是口传心授,但是演到后半程慢慢就有自己的感受了,也就是从壳到人。昨天下场后濮哥还在说:“现在板眼都对,就是心理的递进上再琢磨琢磨。”如果说庞太监我借鉴了京剧的念白,那么为了说书人我还专门去书馆听书,原来童超先生演的特像老说书艺人,而我们这代演员只能是去扮演。前两天吴刚老师给我们讲课也提到先要在舞台上生活起来,但我们还是在去够去找的阶段。
(本版文/本报记者 郭佳 实习记者 罗崇玮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