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理论 > 正文

李白:慧眼独具的美术鉴赏家(2)

高妙的艺术评点

《李太白全集》中有“画赞”14首,是李白在“题画诗”之外,体现其美术鉴赏成果的又一文体。其中赞官吏画像的5首,赞僧侣佛像的4首,赞侠客英雄画的1首,赞珍禽猛兽画的4首。作为美术作品中的文官武将、佛像高僧、鸷鸟猛兽画,能够以线条与色彩传递的信息其实十分有限,所以赞词的高妙与否,依靠的是鉴赏者的知识涵养、阅历经验、艺术眼光和思想高度。

李白对文官武将画像,赞的是其忠君爱国的精神风貌。其中《当涂李宰君画赞》一篇,最为“高大上”。诗云:

天垂元精,岳降粹灵。应期命世,大贤乃生。

吐奇献策,敷闻王庭。帝用休之,扬光泰清。

滥觞百里,涵量八溟。缙云飞声,当涂政成。

雅颂一变,江山再荣。举邑抃舞,式图丹青。

眉秀华盖,目朗明星。鹤矫阆风,麟腾玉京。

若揭日月,昭然运行。穷神阐化,永世作程。

李宰君即李阳冰,唐乾元间为缙云县令,后迁当涂县令,其篆书名气很大。文中盛赞李阳冰“吐奇献策,敷闻王庭”的智谋、“缙云飞声,当涂政成”的政绩、“雅颂一变,江山再荣”的文采、“眉秀华盖,目朗明星”的丰神,描绘了一位从才华、仪表、涵养、政绩、文章、前程都十分优秀的地方官,表达了李白对李阳冰这位“大贤”的衷心赞佩。

与此相类的,李白还点赞过“克生奇才,骨秀神聪……爰图伊人,夺妙真宰。张之座隅,仰止光彩”的安吉崔少府(《安吉崔少府翰画赞》);点赞过“作宰作程,摧刚挫坚。德合窈冥,声播兰荃。鸿渐麟阁,英图可传”的江宁县令杨利物(《江宁杨利物画赞》);点赞过“风霜秀骨,辞峰峥嵘,默然不语,终为国桢”的宣城吴录事(《宣城吴录事画赞》)……

李白以丰富的社会知识,深厚的美术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评点所鉴赏的美术作品:于山水画则赞其写真传神,于文官画则赞其德智才貌,于武将画则赞其忠勇威武,于侠客画则赞其英雄义举,于佛祖变相画则赞其无量功德,于珍禽瑞兽画则赞其自然品性:大凡所赞处,皆为其“真、善、美”者,可谓“画龙点睛”。李白作为当时“名窃四海声”的大诗人,其画赞对于当时美术家的创作,无疑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高超的审美创造

李白还善于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进行审美创造,形成美轮美奂的诗作和文章。读《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一诗,可以帮助我们领略他的审美再创造过程。全诗如下: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此诗为李白晚年滞留当涂所作,鉴赏对象为当涂县尉赵炎粉墙所绘之壁画。全诗可分为5个小片段:

第一段6句写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罗浮缥缈直连南海;赤城霞色如锦,苍梧峦气似烟,这一切,都被“名公”的高妙构思和艺术大笔“驱山走海”,置于眼前这幅空翠可扫的画图里面。这是一个大而远的镜头,是对这幅山水画的总览。诗人运用自己丰富的游历经验,赞扬了画作的恢弘壮阔和逼真形象。

第二段8句写洞庭潇湘意境渺远,三江七泽诗意缠绵,江河湖泽浪涛汹涌,一叶孤舟水中盘桓;诗人叹惋这叶孤舟征帆不动不旋,如同落叶随风飘零天边,它要何时才到海上三仙山?这是一个分镜头,对的是水景。诗人从壮阔浩渺的水景挥发想象,思维走向海上仙山瀛洲蓬莱。 

第三段6句写西峰山势峥嵘,泉水喷涌;山石蜿蜒,流水曲折;东崖层峦叠嶂,云遮雾罩;四处林深树密,草木繁盛;深山隐晦,岁月不知,昼夜难分;隐几寂听,蝉也无鸣。这是又一个分镜头,瞄的是山色,塑造了一个叠嶂峥嵘、流泉喷涌、林木深密、景物繁复的清幽景致,内心驰骋的是对隐居之地的想象。

第四段6句写长松之下有仙人对坐,似有南昌仙人列坐其中;而赵炎夫子正是妙年华龄,磊落青云,杳如画中神仙。这是第三个分镜头,瞄准的是人物,由松下仙人聚焦到赵炎身上。原来诗人欣赏山水景致,到底来还是欣赏人!一幅具有唐画特色的青绿山水,因为有活生生的人,刹时便活泼灵动起来了!

从总览的宏阔,到水景浩渺、山色峥嵘、仙人入画,作为鉴赏,到此审美过程已然结束。但诗人的审美思维,显然还在继续: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致,我是多么愿意寄身其间啊!可惜这毕竟是一幅五色粉图。于是有第五段4句,“五色粉图安足珍”到“武陵桃花笑杀人”。这已不是画中形象,倒像是画外音,道出诗人的审美联想与审美评价:画家绎思彩笔,驱山走海,虽然足美然不足贵,因为我要的是佳山秀水隐居全身,不能等到功成拂衣为武陵桃花所嗤笑!

这首诗,记录了诗人“神与物游”审美情趣,表达了诗人向往出世的强烈愿望,是一件高超的记录美术鉴赏活动的艺术再创造。

李白以其独具慧眼的鉴赏,引领和推动了大唐的绘画艺术发展。可以说,他为繁荣中华民族的美术创作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鉴赏家   李白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