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宇宙的大智慧
一
我们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摆脱传统的陋习。一种此是彼非的观念,不唯在实质上导致了对事物分析的简单化,而且在思辨上极易走上歧途,往往把辩论的对手绝对置放于错误的位置上,而自己则通过人云亦云的逻辑推论,来证明自己心中早就认定的正确的结论。这种先验的思辨,使方法成为花拳绣腿,有漂亮的表演却无实际的力量,而结论也正由这种方法所产生,必然惨淡无光。
没有任何一个大哲敢讲:万物皆备于我,与我相左则必为谬误。古往今来一切哲学家所冥思苦想的都是希望自己走向或接近宇宙本体,而且思路不同、方法不一,但谈论的恐怕也都是宇宙本体的某一侧面。有时争辩的双方各执一见,然而他们的总和则比他们每一单方更接近事物的真相。无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都是讲人具有趋向性善的一面,又具有趋向性恶的一面,前者更接近人性的真相。
此是彼非的思维最恶劣的结果,则是偏激情绪的产生,这时的争辩大体脱离了原来的辩论的内容,恶语伤人,不惜运用肢体语言以至于大动干戈。扩而大之看人类,则最后是武器的批判、战争的爆发。当然,这样排除战争的、历史的、社会的、制度的原因不免浅陋,然而事实上,在人类意识的深层缺少容忍对方则是一切争端概不能外的原因。
记得《华严经》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古刹,有长老于禅房打坐,小和尚丙侍立一旁,禅房外有两个小和尚甲与乙正辩论问题,互不相让。小和尚甲跑进禅房对长老讲:“我如是讲,他如彼讲,孰对?”长老讲:“你对。”小和尚甲欢天喜地而去。须臾,小和尚乙跑进禅房对长老讲:“我这样讲,他那样讲,孰对?”长老讲:“你对。”小和尚乙也神飞意扬而去。侍立于旁的小和尚丙站出来向长老诘难:“这就是长老的不是了,甲对,乙就错;乙对,甲就错。你如何讲他们都对?”长老蔼然对曰:“你也对。”这长老并不是俗话所谓“狡猾的和尚”,他实实在在是一位高僧,因为小和尚甲、乙、丙都在论述着事物的不同侧面,而他的博大几乎涵盖了一切,最可思索的是他对丙的评价,丙的想法不正是本文所认为的恶劣的思维方法吗?即使这种恶劣的思维方法,长老也不否认其或有可取之处,或许对我也有所启迪,然而这容我慢慢去体会。今天我所取的是长老对甲、乙两人的判断,因为他们是论辩的双方,而丙则是对判断的判断,与论辩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甲和乙的辩论,都论述着事物的某一侧面,甲和乙的总和,则一定比甲、乙单方更接近事物之真相。
二
和谐,来源于相互的了解、容忍和谦让,来源于心平气和的对话。那么,人和宇宙的和谐,通过什么方式来对话呢?只要人类的索取不过分,宇宙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容而忍之;甚至通过自身的调整,迁就和适应人的能动性改造。这就是对话,这就是冥冥中宇宙的语言。只要人类的行为合序,顺应自然,宇宙还会予以勖勉,人类在宇宙老人的面前毕竟稚嫩而天真,难道该宽容的还不宽容吗?该安慰的还不给予安慰吗?如果人类成了无赖和泼皮,成了任什么也不顾忌的怪物,那么为了宇宙整体的和谐,它也不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予以惩罚,这种解决的方法会十分彻底,那是人类的恶贯满盈真正触了天怒,我们希望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过去局部的惩罚,绝对有惩前毖后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