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文艺文旅 > 文艺理论 > 正文

李白:齿牙粲花的脱口秀大师(3)

广受欢迎的快乐大师

我们读李白的诗,发现这个被论家定格为“性格傲岸”的“狂人”,其实十分受人喜爱,这里有太守级的官员奔波千里往访(如博平郑太守),有著名诗人跋涉三千里辗转求见(如诗人魏颢),有名达圣听的道士筑室请他同住(如著名道士元丹丘),有退休的朝廷命官请他到黄山同隐(如殿中侍御、韩愈之叔韩云卿)……于是我们知道,其实李白是一个可爱可亲的人,一个令人快乐的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李白为何受人欢迎?如果我们读过李白朋友崔宗之的诗《赠李十二白》,兴许可知大概。其诗云:

凉风八九月,白露满空庭。耿耿意不畅,捎捎风叶声。

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

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

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馀。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

双眸光照人,词赋凌子虚。酌酒弦素琴,霜气正凝洁。

平生心中事,今日为君说。我家有别业,寄在嵩之阳。

明月出高岑,清谿澄素光。云散窗户静,风吹松桂香。

子若同斯游,千载不相忘。(见《全唐诗》卷261第5首)

《赠李十二白》的作者崔宗之,名成辅。他是唐朝大臣崔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论爵位是一等。历左司郎中(官五品上)、侍御史,即使被谪官金陵,拿今天来比况,也是正厅级高级干部,并非等闲之辈。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崔宗之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李白、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酒中八仙”)。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称“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可见这位“潇洒美少年”,也是一位恃才傲物的牛人。然而他却称李白为“雄俊士”,并佩服得五体投地。诗中首先表达了为“共话今古情”而对“雄俊士”的怀念,表达对“李侯”“把袂苦不早”的嗔怪,接着就用很大篇幅表达对“李侯”的喜爱,最后隆重地邀请李白他到自己的嵩阳别业去隐居。  这位满怀幽愤的傲物之士,为何对李白情有独钟?读其诗,可见其点赞李白处,多至十二端:一是“清论既抵掌”的满腹经纶;二是“玄谈又绝倒”的绝妙口功;三是“分明楚汉事”的历史涵养;四是“历历王霸道”的政治见识;五是“担囊无俗物”的高雅品性;六是“访古千里余”的四海博览;七是“袖有匕首剑”的侠客情怀;八是“怀中茂陵书”的相如知音;九是“双眸光照人”的不凡颜值;十是“词赋凌子虚”的霸气文才。此外,还有“一倾三百杯”的酌酒豪气,加上醉中“弦素琴”的和乐之风! “平生心中事,今日为君说……子若同斯游,千载不相忘。”崔宗之这封邀请函,可谓“盛挚拳拳”矣!

当然,现实中的李白一生怀才不遇,历尽坎坷,他的生活并非天天充满快乐,不可能时时欢天喜地。本文是从其才艺这一特别视角来欣赏这位诗国天才:他以其“三教融通”之博,“六艺皆能”之才,“万里遨游”之行,因而有“五藏皆锦绣”之叹;以其“动舌生风”之奇,“宰酒则乐”之趣,滑稽谑浪之性,因而有“齿牙粲花”之论;以其“清论抵掌”之识,“玄谈绝倒”之妙,因而有“子若同此游,千载不相忘”之邀。他是一位为盛大诗名所掩的艺术家,一个能让“王澄绝倒”的脱口秀大师!

引    注

1、本文中引文后括弧内的诗文篇目,凡未注明作者的,均为李白作品。

参考文献

1、《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安旗主编,中华书局2015年版。

2、《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

3、《李白精讲》,王运熙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李白诗全译》,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李白十论》,裴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杜甫诗选》,邓魁英、聂石樵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唐诗一万首》,廖仲安、李华、李景华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8、百度网,古诗词网,李白研究网,墨芳诗词网。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脱口秀   李白   脱口秀大师